2025-03-28 分享:
施晓光,副主任药师,现任广西药品检验研究院科研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兼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秘书及联络员,同时担任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广西科技厅评审专家、广西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广西药品(民族药)审评专家、广西“两品一械”检查员、广西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广西标准化专家。
回顾施晓光的工作经历,他似乎从未有过固有思维,总是在不断“尝新”,坚持创新,让工作“常新”。
2012年以前,广西药检院的科研工作相对松散,虽有众多行业专家,但未形成合力。为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广西药检院在2012年新成立了科研管理科(人才小高地办公室),任命施晓光为副科长(主持工作)。有人才有成果,如何出成绩?施晓光坚持对外拓展合作、对内整合资源,形成科研合力。2013年他组织并撰写完善申报材料,成功申报并荣获该院至今唯一的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院内成功筹建了广西食品药品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特聘专家岗位、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几大科研人才平台。打通科研通道后,短短两年内,他组织并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申报并获得立项6项广西科技项目,超过过去数年总和,创历史新高。他还组织科研人员首次参与多项地方标准的研制、申报专利并得到授权,使得单位的科研成果逐渐得到了认定和保护。
施晓光与特聘专家马双成讨论申报广西科技奖励事宜
集中科研资源和多年工作经验,主持开展广西全区的药品快检技术应用的技术工作,创造性的提出集中建模,交叉验证,共建立近红外模型235个,拉曼模型175个,上报国家药品快检数据库网络平台后得到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好评。
2022年10月,施晓光再任科研管理与对外交流合作科科长。面对更高的科研要求和更细致的工作职责,他通过系统学习最新政策文件,精准研判科研工作现状,牵头组织科技项目申报指导、科研奖励政策解析等专项培训10场次,覆盖科研人员5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项目质量。2024年,广西药检院的广西科技项目申报和立项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立项4项,总金额680万元,超过前5年在广西科技厅立项的金额总和。同年,他成功组织申报并获批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广西药检院再添一国家级科研平台。
开门迎客,推进对外交流
施晓光利用随团赴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考察交流机会,宣讲引进青年科学家事宜,奠定交流合作基础。回国后,广西药检院陆续迎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来访,并与越南中央药品检验院合作,成功邀请该院草药实验室主任入选2024年度第一批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工作项目,在广西药检院开展12个月的进口药材质量研究工作。赴澳门拜访产学研监相关部门,并与澳门电子金融产业贸易促进会、广西宝善溯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澳门)签订“中药材跨境供应链数字化项目合作协议”,联合打造“质控+中药材+药食同源商品”国际电子交易供应链平台。
全力促成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深化东南亚药材质量研究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药材质量交流平台》获批立项及具体执行协调事宜,这是国家药监局首次获批的此类项目。过程艰辛,一波三折,经历第一次申报被否决后,他坚持不懈寻找新的突破口,历时2年时间终于得到立项。2024年,他全程参与组织中国(广西)—东盟传统药物监管和标准研究培训研讨会,邀请到东盟7个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传统药物方面官员和专家学者,阵容之广,人员之多,超越历年东盟药品高峰论坛。
去粗存精,优化监督抽样
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施晓光担任监督抽样室主任,负责药品化妆品监督抽样工作,两年时间,成绩突出,十余次荣获国家药监局和自治区药监局的表扬。
施晓光带队与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开展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监检结合联合执法”
转换赛道,他仍葆有创新习惯。为适应网络销售化妆品的新趋势,他一接手抽样工作便主持创立了广西药检院的网络抽验方式。在化妆品网络抽检中,制定了网络抽样工作规范,以个人名义通过网络交易方式购买样品,对买样过程全程录像、拍照或录像,记录样品拆封过程,保证抽样过程科学、规范、可追溯。几年来,全力提高化妆品网络抽样的比例,由2020年的20批提高到2022年的154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5批次。参与2起化妆品大案的案件查办工作,创造性提出抽验思路,与当地市场监管局交流技术问题,为案件取证、定性提供技术支持。
2020年起,进口药材的通关检验量激增,抽样和检验资源跟不上节奏,抽检周期需要4周以上的时间,影响了进口药材商的资金周转速度。广西药检院多次开会讨论解决此问题。施晓光在会上提出支持采用药典的药材抽样方法、优化进口药材抽样方式的方案。面对同事和分管院领导提出的风险和困难,施晓光在坚持该方案的同时全力寻找优化措施,只因这项方案可极大效率提高进口药材的抽验时效,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出技术支持。最后,他的坚持得到了采纳。
在执行中恰逢疫情,同事们对赴口岸抽样有些许畏惧和疑虑,施晓光带头率先打好疫苗,赴口岸开展进口药材抽样,牵头制定了口岸进口药材细化抽样方案、人员及货物防护措施、核酸检测流程等。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口岸抽样效率提高到到货后的3天左右,为后续的“7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报告”做出巨大支持,极大缓解了进口药材企业的压力。
施晓光始终秉持着“该做的事,知重负重,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冒着风险也要担”的工作态度。借鉴“老路”而不盲从“老路”,一步步成为了广西药检院不可或缺的攻坚手。
热门新闻
10月18日上午,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党委召开第16次党委(扩大)会,集中学习研讨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精神。党委书记、所长赵庄主持会议并领学发言。
9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成立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民族药专家罗轶位列其中,这是此届广西唯一一名当选的药典委委员,也是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专家连续26年当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