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分享: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消费迅速崛起2021年我国化妆品商品零售额达4026亿元,同比增长18.4%。伴随着化妆品市场的高增长和高需求,一些不法企业不惜在化妆品中违禁添加药物成分,化妆品质量监管尤为重要。2022始,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搭建化妆品高风险物质筛查鉴定技术平台,在化妆品安全专项行动和监督抽检中,该平台发挥了有效发现非他添加化学物的作用。
隐蔽性,危害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升,具有美白、祛痘、抗衰老、遮瑕等一定功效的化妆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化妆品基质复杂,标准分散,部分化妆品生产企业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利用监管政策及检测方法空白,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禁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抗真菌、抗生素、抗组胺成分、激素、染料、塑化剂等,长期使用这类含有非法添加物的化妆品将造成人体的多种急性或慢性损伤。化妆品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例如,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特比萘芬、氟康唑、酮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如果添加于化妆品中,消费者长期使用,会引起皮肤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而引发皮肤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再者,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消炎及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的甾体激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性及炎症性疾病。但是,长期使用该类激素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激素依赖性皮炎及不可逆转的皮肤萎缩等局部副作用,甚至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严重系统性损伤。再比如,西咪替丁,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对祛除痘印、修缮疤痕有较好的疗效,但滥用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反应。我国现行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均将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西咪替丁等抗组胺类药物纳入化妆品禁用物质清单,然而,在历年的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中,都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违法添加情况。
建平台,揪问题
针对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禁用物质、超限量使用准用组分、原料带入污染物质等问题,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利用利用技术、人才、设备、信息化等优势,在近五年工作经验积累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方法探索,于2022年初开始搭建化妆品高风险物质筛查鉴定平台。该平台以分辨率高、定性能力强的飞行时间质谱(高分辨质谱)为基础,构建筛查数据库,在强化定性鉴别能力的同时,建立未知物的风险预警机制。经过9个月的持续努力,目前已完善了137种标准覆盖的化妆品禁用物质筛查平台的建设,可同时快速准确识别63种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等)、36种抗感染药(包括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唑类等)、15种抗组胺药(主要为H1受体抑制剂)、7种局麻药、8种维生素类似物及其他潜在风险化合物,实现了化妆品安全监管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的技术转变,从而更加有效地为监管服务。
真行动,出成绩
在2021-2022年度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及儿童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中,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以农村、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零售药店、交易场所、美容美发机构等为重点对象;以2021年抽检不合格产品、不良反应和投诉举报较多等为重点品种,通过重点区域、对象、品种构成坚固的三角形屏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充分发挥专业检验检测技术方面的优势,对日常监管、监督抽检、风险排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在联合执法、调查取证、假化妆品认定等方面,利用化妆品高风险物质筛查鉴定平台为公安机关侦查、稽查执法提供支持,对8批次(其中4批次网络抽样,4批次现场抽样)保湿霜、滋养霜等护肤类儿童化妆品进行应急检验时,发现2批次样品检出化妆品禁用物质“特比萘芬”(抗真菌药),问题发现率25%。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将发现问题情况及时上报广西药监局,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及受托生产企业生产及销售情况进一步核查,查处案件涉案金额超100万元。此外,通过此平台,对2022年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的80余批祛痘类、祛斑美白类化妆品进行筛查,发现2批样品分别检出禁用物质“西咪替丁”(抗组胺药)、“维甲酸”(维生素A衍生物),通过国家抽检管理系统及时上报发现问题情况,为进一步净化化妆品市场提供技术支撑。
检验员正在开展化妆品检测
热门新闻
10月18日上午,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党委召开第16次党委(扩大)会,集中学习研讨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精神。党委书记、所长赵庄主持会议并领学发言。
9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成立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民族药专家罗轶位列其中,这是此届广西唯一一名当选的药典委委员,也是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专家连续26年当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